编者按:解读时事政策,挖掘文化底蕴,弘扬主流价值观,在枣庄网信办指导下,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《君山观潮》,传播枣庄好声音,汇聚枣庄正能量,努力打造有态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乡村振兴 。
□特约评论员
枣庄市于5月11日至13日召开的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议,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路径乡村振兴 。
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乡村振兴 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“发展乡村特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”。枣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孕育了山亭火樱桃、峄城石榴、滕州马铃薯等特农产品,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。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,必须改变传统农业模式。要引入工业化思维,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,让第一产业向后延伸产业链,第二产业连接前后两端,第三产业迈向高端化,实现从销售初级农产品到制成品的转变,将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。同时,积极探索乡村旅游、农村电商、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,以产业的多元发展和全面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,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,生活富起来。
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乡村振兴 。作为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,农民更是参与者、实践者和创造者。要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建立健全自上而下、村民自治、农民参与的乡村发展机制。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每一个环节,无论是乡村建设,还是土地承包、产业升级,都必须始终尊重农民意愿,保护农民利益,发动农民参与。要站在农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、谋划工作,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,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,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干有愿景、干有动力,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共建美好家园。
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乡村振兴 。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,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。基层一线的致富能手、种养大户、乡土人才等,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。要遵循“干什么、学什么、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培训和学习机会,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,让他们在盘活村级资产、挖掘本地资源、培植特产业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。同时,积极引进、吸收和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,特别是在石榴种植技术、火樱桃病虫害防治、农产品电商运营等关键领域,汇聚一批心系“三农”、情牵故土的能人志士,让他们在广阔的乡村沃土上施展才华、实现抱负。
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振兴 。枣庄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,真抓实干、久久为功,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和奔头的产业,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、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,让农民成为受人尊重和羡慕的职业,为推动式现代化的枣庄实践奠定坚实基础,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上书写枣庄篇章。